隨著一次性塑膠禁令與 ESG 指標上線,全球飯店與餐飲集團紛紛宣布「減塑行動」。許多品牌選擇以「植物纖維吸管、生物可分解吸管」取代傳統塑膠吸管,例如標榜「PBS 吸管」、「PLA 生物可分解吸管」等產品。但事實上,這些吸管仍可能是「工業製程的塑膠」。在錯誤的環境下,它們既無法分解,也會造成微塑膠污染。如果你經營飯店、渡假村、餐飲品牌,這篇文章會讓你明白:要避免漂綠陷阱、強化 ESG 形象,選吸管有 3 個關鍵必看。

關鍵一:別被「可生物分解、可堆肥、植物纖維」騙了
市面上許多「環保吸管」實際上是以 PBS(聚丁二酸丁二酯)or PLA(聚乳酸)製成的,雖然原料部分取自植物糖分或澱粉,但這些物質仍需經過化學聚合與高溫製程.
結果是什麼?
- 這類吸管雖標榜「可分解」,實際上需要特定條件(高溫、特定微生物、濕度)才能分解
- 一旦進入一般垃圾或自然環境,仍會變成微塑膠
- 許多供應商甚至不揭露植物成分比例,資訊不透明
這樣的產品,看似環保、卻仍是「塑膠的變形」。對消費者來說,「可生物分解、可堆肥、植物纖維」的信任正在崩壞。
💡 重點提醒
如果你想在永續報告中強調「減塑成效」,使用 PBS 或 PLA 吸管不一定能通過第三方認證的審核,部分國家已經禁止PLA的一次性產品,甚至可能被歸類為「漂綠(Greenwashing)」行為。
關鍵二:永續不是成本,而是信任
根據 Booking.com 的 2024 年《永續旅遊報告》,有 78% 的旅客會優先選擇宣稱環保的住宿品牌。然而,同時也有 56% 的旅客不相信企業的「綠色宣稱」。換句話說,永續不再只是形象,而是信任貨幣。
飯店採購「可生物分解 / 植物纖維吸管」時,如果忽略其製程與分解性,一旦被媒體或顧客揭露「其實仍是塑膠製品」,品牌信譽的損失遠超過節省的幾毛錢成本。
💡 真正永續的策略,是從原料就透明、從製程就誠實.
關鍵三:選擇能「自然回歸」的材料——蒲草吸管
在眾多替代方案中,蒲草吸管(Grass Straw) 正逐漸被國際飯店採納,這種吸管不是化學聚合物,而是天然植物莖部製成,不添加 PBS、PLA 或其他聚酯塑膠。

🌱為什麼蒲草吸管更適合飯店業?
- 完全天然,零化學聚合物: 每根吸管取自純植物莖部,無需高能耗製程。原料可再生,製程碳足跡遠低於生物塑膠。
- 能在自然中完全分解:在土壤或水中,蒲草吸管約 60~90 天可分解完畢,不殘留微塑膠,不需進入堆肥廠。
- 適用各類飲品,品質穩定:相較紙吸管軟化快、竹吸管成本高,蒲草吸管能維持飲品口感、堅固耐泡、不溶解。
- 提升品牌永續形象:天然草本外觀、獨特色澤紋理,讓顧客一眼就感受到「真實環保」,對高端飯店的形象是加分,而非妥協。
從「符合法規」到「創造價值」
許多飯店現在採用環保吸管,是為了符合法規要求;但真正領先的品牌,已經把「永續」當作一種價值行銷策略。如果一個顧客在飲品中看到一根天然蒲草吸管,他不只感受到品牌的誠意,還會自發拍照、分享、成為品牌的綠色代言人。真正成功的永續,不是成本,而是共鳴。
飯店減塑,不該只是形式
PBS、PLA 等「植物塑膠吸管」的出現,確實是餐飲業邁向環保的重要一步。
但當這一步變成另一場漂綠遊戲時,就該有人指出綠色不是顏色,而是行動。
"Grass Straw" 以純植物、零化學、可自然分解的特性,
讓飯店業能真正實踐「從飲品到土地的永續循環」。
下一次,你為品牌選擇吸管時,請記得這句話:
「真正的環保,不是看起來綠,而是能回到綠。」


